部分钢产品涨价未改变行业去产能要求

  12月19日,河钢出台板材2017年1月份价格(含税)政策,中厚板、热轧板卷、酸洗卷等各类产品上调500-600元/吨不等。其中,和现执行价格相比,彩涂板涨幅最低为6.9%,而中厚板涨幅最高近13%。同日,本钢也出台了2017年1月份产品价格政策,热轧卷板、酸洗板、电工钢等产品上调500-1000元/吨不等,涨幅最高的更是达到近17%。此前,首钢、武钢、宝钢也已率先上调2017年1月份的板材价格,上调幅度最低为350元/吨。

  钢铁行业,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钢铁生产的利润也因此而处于很低水平,导致不少钢铁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钢铁行业去产能被列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在今年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去产能仍被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那么,既然钢铁行业库存严重,它的价格就不可能上涨,去产能的推进至多可以消化一部分库存,为什么反而引起价格上涨?这种价格上涨对于去产能有什么作用?

  其实,此次出现价格上涨的钢铁产品,只是一小部分,即主要体现在板材上,而更多的建筑钢材,目前其价格仍在低位徘徊。西本新干线统计的调剂信息显示,12月19日,全国共有18家钢厂对钢材产品价格进行了调整,除河钢、本钢对板材产品价格上调之外,其余16家钢厂均对高线、螺纹、盘螺等建筑钢材进行了10-80元/吨不等的下调。相比于板材的看涨,厂家对螺纹钢等建材价格较为悲观。

  这种情况表明,目前出现价格的钢产品涨价,只出现在板材等一小部分,而这部分钢产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缘于今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经济复苏趋势向好。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12月1日发布的11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前几个月逐步走高的基础上又创新高,表明目前钢板材下游需求企稳向好,板材客户还预计明年一季度依然保持旺盛的需求。当然,这种预期是否经得起实践检验,还有待观察,但能够出现上涨的只有这一小部分。而更多的建筑用钢材,由于其下游“消费大户”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越来越严格的调控之下,因此市场趋冷很难逆转,去产能的任务仍很严重。这也是尽管有部分钢材出现了价格上涨,但中央经济会议仍然把钢铁行业去产能作为明年任务的一个重要原因。

  去产能是针对整个行业的总体状况而言,但具体到个体的产品和厂家,情况却有很大的不同。去年年底,当中央第一次提出去产能目标的时候,钢铁产品价格曾出现了剧烈动荡,板材价格率先下跌,但这种过于剧烈的下跌必然又会引来反弹,因此今年以来,市场又出现了补涨心理。这种状况表明,市场是复杂的,宏观面上的一个政策对价格的传导具体到每一种产品上,情况并不像“1+1=2”那样简单。事实上,钢铁产品定价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这就不排除部分产品受到游资炒作,出现价格背离其市场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去产能的另一个“大户”煤炭行业上也有反映,今年下半年以来部分煤炭产品亦出现价格上涨,但一些产能大省的煤炭产品积压仍很严重。

  部分钢铁产品价格上涨,并没有改变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要求。在多年以来政府引导的投资扩张路径之下,钢铁行业的畸形发展超越了市场的实际需求,导致库存严重,一部分钢铁企业因难以通过产品营销赚钱而失去了持续生存的条件。但部分产品涨价却向市场传导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去产能已属多此一举。目前,我国经济刚刚露出复苏趋势,但钢铁产品作为上游产品先期涨价,会加重其下游企业的运营成本,给经济复苏横生阻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继续受到控制、房地产市场调控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钢材价格缺乏持续上涨的基础动力,而在出口方面,随着美国市场贸易保护主义的日渐泛滥,钢铁产品出口面临的困难也将越来越大。因此,政府有关方面应该强化对钢铁产品价格的微观调控,特别是对一些游资炒作要根据相关法规予以遏制,防止其向市场释放错误信号。我国钢铁行业仍然必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以市场化为导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去产能,使钢铁行业的发展能够与经济发展协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