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为了更快更准时地“啃掉”去产能这块“硬骨头”,部际联席会议按照国务院要求组织了10个督查组,本周起将陆续赴各省区市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专项督查。有专家认为,不督查不行,一些地方去产能不积极,要靠中央督查的“鞭子”去抽它,才能推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煤炭去产能完成全年任务的38%,钢铁去产能完成全年任务量的47%,确实不尽如人意。
与此同时,近期煤炭、钢铁的价格出现反弹,相关企业的效益有所好转,一些地方明显放慢了去产能步伐,希望别的地方加快削减产能淘汰企业,而自己享受去产能带来价格上涨的好处。一些被关停的企业又重新生产了,一些此前犹豫是否要关的企业又不再关了,这直接影响了地方上去产能的决心。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胡乃军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钢铁煤炭的价格到底由什么来决定,第二个是不同地方博弈的问题。从2015年喊出中国钢铁煤炭存在巨大的产能过剩,年产量远远大于需求,2016年没有丝毫好转,但是2016年却出现了钢铁价格上涨,这是因为虚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反过来作用于实体经济。也就是现在包括钢铁、煤炭等在内的能源类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不是市场供需决定的。经济学教科书讲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但这里不是。它完全是虚拟经济下通过期货、期权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来决定的,不能反映市场真实的供需状况。这种虚拟决定实体,只能是短期的,从长期看煤炭、钢铁这些产能过剩的行业是没有前景的,不能因为短期在虚拟经济领域,期货期权在大宗商品市场上的价格上涨,就认为向好,绝对不是的,长期一定是向下的。”
第二个存在地方博弈的问题,现在产能过剩如果大家都关停,在短期内产量下降,这个时候价格就有上升的影响,那些关停慢的或者没有关停的就享受到收益,这时如果行业自律能力很强,需要行业内部达成共识,大家一起减谁也不要观望。
胡乃军进一步说,可以通过减少税费支持等手段让钢铁、煤炭企业去产能。现在去产能不仅是市场问题,还是社会化的问题,去了产能,设备、厂房、土地都好解决,但工人怎么安置?尤其在去产能慢的东北一些省份,有大量的工人需要安置,养老、医疗、基本生活收入一系列问题都围绕产业和企业,这时要去产能,他们的社会保障怎么办,所以要把这些配套措施都做好。去产能不能动摇,必须全国一盘棋,通过市场化手段来调节,并做好相关的保障工作,去产能才能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