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煤炭去产能 不能因行情好而减弱力度

  我国煤炭消费需求持续下降与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存在。对于钢铁和煤炭企业而言,必须抓住市场行情略有好转的有利时机,坚持去产能的信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弱,不盲目组织扩大生产,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煤炭市场供给总量。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8.5%,但降幅比1至5月份收窄34.9%。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报告也显示,经初步季节调整,二季度,煤炭产业实现利润44.2亿元,扭转了一季度全行业亏损的局面。财政部公布的数据也指出,上半年国有煤炭企业首次实现由亏转盈。

  这些数据指标一致表明,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运行状况出现积极变化,行业盈利有所改善,企业经营压力有所缓解。对于处于产能过剩泥潭中的煤炭行业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不过,不少人担心的是,煤炭市场行情的好转,可能诱发企业加大生产力度,导致去产能和减量化的进程功亏一篑。

  在同样备受产能过剩困扰的钢铁行业,今年以来在经历市场价格反弹、企业盈利改善以后,去产能的动力减弱,不少钢铁企业陆续复产开工。尽管这些复产的企业并非已经列入淘汰名单、且将进行拆除的企业,而是由于亏损、市场需求不足或正在检修等暂时不生产的企业,但这些企业的复产给市场带来的供给增加却是实打实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1%,但6月份总产量6947万吨,同比增长1.7%,日均粗钢产量达到232万吨,达到历史最高值。

  事实上,无论是钢铁,抑或是煤炭,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生产经营活动一般都围绕着市场价格这一“指挥棒”展开。当市场价格上涨时,企业就会增加生产;市场价格下跌时,企业减少生产甚至暂时停产。这样的生产安排无可厚非。

  不过,在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矛盾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的背景下,煤炭和钢铁价格的回升,更多的是由于今年以来我国加大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带来的政策红利,是在严格控制总量、严格执行减量化生产的情况下实现的。这种市场供需短期的阶段性变化,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看到价格回升就盲目加大生产力度,无异于“好了伤疤忘了疼”,只会导致市场供给进一步过剩,最终带来价格下跌,企业也将再次陷入微利甚至亏损的境地。来之不易的好行情,也会成为去产能的掣肘。

  当前,我国煤炭消费需求持续下降与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存在。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同样属于绝对性过剩,不是相对过剩。根据相关部署,2016年煤炭去产能的任务是2.8亿吨,钢铁的任务是4500万吨。时至年中,煤炭的去产能任务完成7227万吨,约占全年目标的四分之一;钢铁行业去产能1300多万吨,占全年目标任务的不到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煤炭和钢铁两个行业去产能面临的任务将更加艰巨。

  对于钢铁和煤炭企业而言,必须抓住市场行情略有好转的有利时机,坚持去产能的信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弱,不盲目组织扩大生产,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地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煤炭市场供给总量。相关部门也要把去产能的目标任务真正落到企业和生产线上,加快开展淘汰落后产能、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和联合执法等专项行动;坚决防止边减边增,不以任何名义和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的过剩行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