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俨然成了反倾销的主角,仅2016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产品共遭遇来自17个国家(地区)发起的65起贸易救济调查案件,同比上升66.67%。但事实上,中国的一些产业也同样遭受着低价进口商品的冲击。比如铁矿石,近年来在国外低价矿的冲击下,国内矿山企业大面积亏损停产,产业开工率已不足65%,独立矿山开工率不足35%。正是在此背景下,近日国内20余家大中型矿山企业联合作为申请人,由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代表国内铁矿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并商请有关冶金矿山企业作为支持申请企业,共同请求对原产于澳大利亚、巴西的铁矿石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1、进口矿价格优势难以动摇
2016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几家大矿的C1成本都在13-15美元/吨,发至中国的到岸成本只有35美元/吨(CIF)左右,澳洲中小矿山成本在45-50美元/吨(CIF)。而从国内情况看,目前华东、华北地区仍在坚持生产的一些中等规模矿山的成本约52-60美元/吨(CIF)。即使最终加征反倾销税,如果幅度低于20%,仍无力改变国产矿竞争弱势的地位。此外,为确保高炉顺行,国内大中型钢厂一般情况下也不会轻易改变配矿方案。
2、国外劣质矿数量已大幅减少
由于2014-2015年铁矿石价格连续大幅下跌,国外许多小矿山已经逐渐退出中国市场,比如前几年曾火爆过的墨西哥矿,几乎无人问津,劣质矿数量较前几年明显减少。2016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和巴西占我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83%左右,较2014年上升了6%。从品位看,2016年上半年,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中,55%-60%品位占38.7%,较2014年下降了6.26%;巴西矿方面,60%以上铁矿石资源比重一直保持在97%-98%。因此,即使中国限制进口劣制铁矿石,对现货市场实际影响较小。
3、加征反倾销税将提高钢厂运营成本
目前我国钢厂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达到80%以上,如果对进口铁矿石加征反倾销税,无疑将大幅增加钢厂生产成本。不过,目前国内大部分钢厂吨钢仍至少盈利200元/吨以上,按产能计开工率保持在85%左右,进口矿成本提高对短期生产影响不大。后期对钢厂生产影响更大的仍是环保和下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