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普氏能源咨询钢铁交流会上了解到,目前,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把中国铁矿石资源分为10个区域,将于今年底完成资源和生产企业的摸底调查,为提高产业集中度,拟整合培育6~8个年采矿产能在3000万吨的铁矿石生产企业,欲将中国铁矿石自给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2025年的50%。
但国内铁矿石开采成本高、品质低,在环保政策越来越严的情势下,与进口矿相比优势不大。因此,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是否会把11年后国内铁矿石自给率提升到50%这一部分写入正在牵头编制的 《中国铁矿2016~202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并不确定。
进口矿占据成本优势
中国对进口矿的依存度达60%以上,2013年进口铁矿石达8.19亿吨。中国钢铁行业一直想要摆脱对进口矿依存度过高的局面,业界认为受制于高价进口矿是钢铁行业薄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以下简称中钢协)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钢企为进口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多支付了几百亿美元。”因此,“努力开发国内铁矿石资源、提高自给率”被认为是中国钢铁行业科学发展的选择。
但在矿价下行通道中,进口矿占据更大的比较优势。据业内人士估算,全球三大矿业巨头生产完全成本平均低于80美元/吨,而根据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统计数据,4000多家国内矿山企业低于100美元/吨的占65%,在100~120美元/吨之间的占15%,其他高于120美元/吨,有的甚至达到140美元/吨以上。
TSI钢铁指数高级分析师奥斯卡·特尼伯格(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今年1月开始,进口矿价直线下降,最低时铁矿石(62%铁)价格为104美元。
今年巴西的雨季和澳洲飓风比较温和,没有对铁矿石供应产生季节性影响,因此今年的进口矿价普遍被认为不会过高上扬,基本维持在现在的价格波动范围内。在这种局面下,以高于进口矿价成本开采国内铁矿石资源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国内矿提高自给率受制约
普氏能源资讯亚太区钢铁及金属新闻编辑李红梅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原矿产量在千万吨以上排名前十的矿石企业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15%。4000多家大大小小的矿山中,大多数规模较小,铁精粉年产能在100万吨以下。
中国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鞍山本溪、河北、四川攀枝花、山西、海南、安徽、湖北等地,内蒙古和新疆等地为相对较新的资源开采区域。
李红梅说,在国内矿山企业中,鞍钢矿业是体量最大的、也是最具竞争力的生产企业,其生产完全成本在500元/吨,而其他相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的完全成本在600元~800元/吨。目前鞍钢矿业每年拥有1800万吨精矿、800万吨球团矿和400万吨烧结矿的生产能力。全国785亿吨的铁矿资源储量现状是,多为贫铁矿,平均品味不到30%,30%已经不算太差的矿,最低的大约为11%~12%,采选成本大。
近年,随着国内矿山开采深度的增加,为防止塌方、解决空气流通和水渗漏的问题,必将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延长矿山的建设周期。“矿山开采条件差、露天资源枯竭,有一些山皮剥离后,往地下再探200米~300米,有的地下开采深度达到1000米或者更深,像这样的建设周期至少要5年以上。”
此外,原矿品味的逐年下降,也导致采选比加大,增加了成本。再加上国内矿山背负22%~25%的税赋(相当于200元/吨),与海外矿山在竟争中自然处于劣势。在上述条件下,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想要的“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力求提高国内铁矿石自给能力”的目标并不容易。
“因为产量是一个因素,成本和企业的竞争力也是重要因素。”李红梅说,这些目标也不确然最后是否会出现在中国冶金矿业企业协会正在牵头编制的《中国铁矿2016~202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中。
目前,由鞍钢矿业作企业代表,中国冶金矿业企业协会正对国内铁矿石资源分10个区域做摸底调查,以期弄清楚矿山数目以及品味情况之后再作政策规划。